……
陈鳣(一七五三——一八一七),字仲鱼,号简庄,又号河庄,亦号东海波臣,别署新坡,陈瓛(溪斋)次子,嘉庆元年(一七九六)以郡庠生举孝廉方正,三年中举。博学多识,尤精于经学,阮元赞他是“浙西诸生中经学最深者”。(阮元《定香亭笔谈》)晚年归隐硖川紫薇山麓,构向山阁,藏书十万卷。在当时,陈鳣的向山阁与吴骞的拜经楼、江苏吴县黄丕烈的百宋一廛齐名,人们称之为“鼎足者三”。
陈鳣好求宋椠元刻及近世罕见之本,旧钞、影钞本亦不少,藏书极精美。其《经籍跋文》所涉及者,仅经部即有宋元本及影宋钞本近二十种。见于《简庄文钞续编》之跋有宋本、明初本、旧钞本数十种。见于《简庄缀文》卷三者十余种。他有一白长方藏书印:“得此书,费辛苦,后之人,其鉴我”,道出了藏书家聚书的艰辛和永保藏书的心愿。
陈鳣与黄丕烈、吴骞交往最为密切,经常奇书共赏,相互交流。客吴门时,“闻黄荛圃主政百宋一廛,九经三传各藏异本,于是欣然定交,互携宋钞元刻,往复易校,校毕并系跋语,以疏其异同”。(管庭芬《经籍跋文》跋)又与吴骞商定,“凡经史子集得善本辄互相传观,或手自校勘相质,盖数十年如一日。”(吴骞《经籍跋文》序)
藏书史上有一则陈鳣与黄丕烈争购汲古阁毛氏影宋本《周易集解》的佳话。嘉庆十一年(一八〇六)十月,书贾持该书找到陈鳣,值索十两。陈鳣正拟购,“黄君荛圃已先知之,急遣人来携首册而去。未几,荛圃卧病,然犹持书不释。余欲其速逾也,因让之,乃竟如其值买之,病果起。遂以香楠制椟而藏。是冬,除夕祭书,此其首列。”(陈鳣《经籍跋文·宋本周易集解跋》)由此可见二人嗜书之笃,友谊之深。
陈鳣又以校勘学闻名,所藏书经他校勘,世多宝之。
陈鳣“殁不数载,后人无识,为苕上书贾赚去”,(吴衡照《海昌诗淑》)大半归马瀛吟香仙馆。
……
(选自《海宁图书馆百年诞辰之三:海宁藏书文化研究》,海宁图书馆编,西泠印社出版社,2004年4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