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藏书家陈鳣资源库

宗伟方《清代江浙文人藏家与紫砂》

清代江浙文人藏家与紫砂(续)

□     宗伟方

 

(五)陈 鳣

陈鳣是清代中期著名藏书家、训诂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字仲鱼,号简庄,又号河庄,别署东海波臣、新坡。生于乾隆十八年(1753),卒于嘉庆二十二年(1817),浙江海宁人,家住硖川紫微山麓。嘉庆元年(1796),以郡庠生举孝廉方正,嘉庆三年(1798)中举人。

陈鳣一生嗜书既笃,为收藏图书、校勘图书,他整整奋斗了一生,计收书十余万卷,晚年建造了藏书楼名向山阁以储之。其“向山阁”,与黄丕烈“士礼居”、吴骞“拜经楼”齐名,成为清代浙江著名藏书楼。在收藏图书、校书治学方面,他也与这两位同仁经常往来,结交甚密,每得善本必互相传看,相互探讨书中问题,陈鳣与黄、吴之间有关收书的遗闻佚事,甚是感人。面对这些丰富的藏书,他心爱有加。对所心赏者,钤以二章,其一肖己像,上题“仲鱼图像”四字;另一缀殿十二字曰:“得此书,费辛苦,后之人,其鉴我。”著名学者阮元尝手书“士乡堂”匾额赠给向山阁。

陈鳣还善长校勘、考证,于经学书籍的校勘、考订,成就尤著。他常与黄丕烈“互携宋钞元刻,往复易校,疏其异同,精审确凿,其功与考定石经无以异”。著有《经籍跋文》、《简庄缀文》、《简庄文钞》、《简庄文钞续编》及《简庄诗钞》等。

陈鳣博学好古,强于记诵,尤其专心于训诂之学。曾费巨资购置宋雕元椠,其中仅见罕见秘籍甚多。尝与钱竹汀(钱大昕)、翁覃溪(翁方纲)、段若膺(段玉裁)诸先生游,研究经义,质疑问难以为乐。他对于经学、史学研究尤深。撰辑《论语诂训》十卷、《六艺论》一卷。学者阮元在《定香亭笔谈》中说他“于经史百家,靡不综览”,“浙西诸生中经学最深者也”。我们熟知的藏书家吴骞的侄子吴衡照赞扬他:“博闻强记,手不释卷,尤深于许郑之学,同时推为汉学领袖。”

陈鳣长于史才,尤其对唐史、后唐史研究精慎,有自己独到见解。他取南唐接后唐,而上溯天佑,至十九年中虚其统,成《续唐书》七十卷。学者普遍认为“足补薛、欧所缺”。

他本营别业于故乡硖川之果园,居紫微山麓。暮年归隐,筑讲舍于此,寝处其中,一意撰述,手自抄撮,成《经籍跋文》一卷。学者说:“虽止寥寥十九篇,而其功不在岳倦翁考定经传沿革之下。”陈鳣一生著作等身,有诗集十卷,缀文六卷,对策六卷,《诗人考》三卷,《恒言广证》六卷,《续唐书》七十卷,《石经说》六卷,《声类拾存》一卷,《埤仓拾存》一卷,《经籍跋文》一卷,《孝经郑注》一卷,《论语诂训》十卷,及《说文正义》,《简庄疏记》十八卷,《陈仲鱼文集》八卷,《河庄诗抄》一卷,均《清史列传》并传于世。

有关紫砂收藏,陈鳣本人似乎没有多少成就,但在他的笔记里,还是可以看出他是很在意的,如在其笔记《松研斋随笔》中说:“客耕武原,见茗壶一于倪氏六十四研斋,底有铭曰‘一杯清茗,可沁诗脾。大彬’凡十字。其制朴而雅,砂质温润,色如猪肝。其盖虽不能吸起全壶,然以手拨之,则不能动,始知名下无虚士也。既手摹其图,复系以诗云。”尽管不是自己所藏,但还“手摹其图”,并“复系以诗”,他的喜爱是可想而知的。至于究竟藏者是谁,我没能深入考证,只知其是“客耕武原”期间,武原就是海盐的别称,六十四砚斋肯定是倪氏的藏书楼,倪氏又是何人?查遍清代海盐藏家,知倪氏并非藏书大家,据说当时海盐大大小小的藏书家不在百家之下,最有名的是张家,倪家还是小户。

陈鳣为此作的诗叫《观六十四研斋所藏时壶率成一绝》

陶家虽欲数供春,能事终推时大彬。

安得携来偕砚北,注将勺水活波臣。惜无法考证其形其状。(完)

(选自《宜兴紫砂》,总第九期。)

电话:0573-89267512    地址:浙江省海宁市学林街60-62号(314400)    E-Mail:hnlib2007@163.com Copyright©2003-2025 hnlib.com 海宁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